病理组织学检查点亮您的免疫组化!
“病理”一词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比如常规做的胃肠镜检查,如果检查到有息肉组织,医生会在切除息肉的同时送部分样品到病理科做病理检查,伴随有一份病理诊断报告--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接触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病理诊断。“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那到底什么是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病理诊断有怎样的意义呢?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指将通过手术或者内镜等操作后取下的身体某个部位的病变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做成病理切片,并经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亦或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供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来判断组织发生的病变,是病理医生进行病理诊断判读的重要依据之一。 免疫组化,全称是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病理诊断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技术手段,主要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二抗聚合物进行反应,再用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抗生物素(如链霉亲和素等)与酶标二抗聚合物结合,最后通过呈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细胞或组织中化学成分,在显微镜下可清晰看见组织细胞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产物,从而能够在组织切片上原位确定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2]。
免疫组化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意义[3]:
(1)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3)对某类肿瘤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分型;
(4)确认组织类型和种类;
(5)发现微小转移灶;
(6)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
免疫组化在科研及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特定蛋白在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从而为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检测不同疾病状态下组织细胞内抗原表达的变化,可以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在科研中,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帮助确定疾病的诊断,评估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评估治疗效果:免疫组化可以用于评估特定药物或治疗方法在组织或细胞中对目标蛋白的作用。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免疫组化结果,可以衡量治疗的疗效,为个体化医疗提供指导。
鉴定新的药物靶点:免疫组化可以帮助研究者鉴定新的药物靶点。通过筛选和检测大量蛋白质在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可以发现与特定疾病相关的新蛋白质目标,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线索。
产品推荐:
上海睿远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9946275258
Email: 498878287@qq.com
官方网址:www.fulaibio.com